解決完午餐後又折回議事亭廣場
一路往大三巴街前進
其實我們也不知道正確的路線
反正跟著人潮走就是了!
沿途也是一堆名產手信店
從街頭走到街尾應該可以吃飽吧!
跟著人群一路走到底就可以看見知名的大三巴牌坊
大三巴牌坊,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,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,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(聖保祿教堂)正面前壁的遺址。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,同時也為「澳門八景」之一。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。
大三巴牌坊是位於聖保祿山的天主之母教堂(A lgreja da Madre de Deus)前壁。與大炮台及兩者之間的前聖保祿學院為一整體。而「三巴」這個名字是來自於「聖保祿」的葡萄牙文(São Paulo),而「大」是指最大的教堂,故「大三巴」是指「最大的教堂」。聖堂創建於1580年,在1595年和1601年先後兩次失火焚毀。教堂第三次修建由義大利籍耶穌會會士斯皮諾拉神父設計,並於1602年奠基,1635年建成,歷時33年,是當時遠東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。1762年,葡萄牙政府下令沒收耶穌會財產,天主之母教堂先後被改作軍官宿舍、兵營。1835年1月26日黃昏,教堂起火,最後剩下教堂的前壁。由於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傳統牌坊,故本地人便稱之為「大三巴牌坊」。
1990年代初,政府曾對聖保祿教堂的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及修復工作,並發現了當時教堂背後的建築遺址及埋葬教士的墓地。及後在1996年,政府在該遺址建成了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,展出不少澳門教會的珍貴文物;同時,也在大三巴牌坊的背部安裝了鐵架樓梯,以供遊人參觀,可是樓梯的鐵架插了在牌坊的結構之內,此舉引來一些文物專家的不滿。在回歸前的澳葡政府已欲將牌坊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,但由於政治及技術因素而未能成功。2005年,中國政府成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,大三巴牌坊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。
要近看牌坊還要先爬一段樓梯
小朋友是沒問題
倒是苦了老公~~~
終於完成八年前和老公來澳門玩卻因牌坊整修而沒看到的懸念啦!
這天晚餐要幫老公慶祝生日
因此我們到了威尼斯人裡面的利苑酒家
我們沒事先訂位、還好有座位
祝爸爸生日快樂喔~~~
每次來利苑就是要吃它的冰燒三層肉
這應該是我吃過最棒的脆皮豬了吧!
照例一定要來盅老火湯
其實就是港式煲湯
真的超讚
小朋友很識貨
一連就喝了兩碗
通常我們還是會把湯裡的料給吃完
因為不吃太浪費了嘛~~~
小瓜野菌爆爽肉
也就是松阪豬肉炒黃瓜
口味很清爽
瑤柱海味什菜煲
這道是服務生介紹的
感覺很像廣東餐廳裡的大菜
不過一樣很爽口、不膩氣
光這幾道就夠我們吃撐
最後當然還要一碗楊枝甘露啦!
他家的楊枝甘露也不輸FOUR SEASONS的龍景軒
豐富又有料
小朋友吃到欲罷不能.....
(待續)